位于河北省最北的围场县境内,与内蒙古交界,从承德北行约120公里。总面积141 万亩,森林面积106万亩, 塞罕坝草原景观20万亩。在106万亩森林中﹐有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组成的人工林76万亩﹐有白桦﹑山杨﹑柞树﹑枫树等组成的天然次生林30万亩。森林公园位于河北承德坝上地区﹐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地貌上属内蒙古高原的南缘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夏季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摄氏度﹐因此有夏季凉爽﹑秋季气候多变的特点。
围场县由于地形差异大,塞罕坝上和坝下的气候有明显的不同。坝上为寒温半湿润高原气候,平均温度零上摄氏1度,最热月份平均温度在17摄氏度左右,虽在盛夏,犹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此,坝上不仅是一处宽广秀丽、风光旖旎的游览胜地,也是气候宜人,风姿独具的避暑胜地。秋季﹐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溢金流丹﹐火红的枫叶﹑淡绿的樟子松。而到了冬季,银装素裹,滑雪狩猎,更别有一番情趣。
"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安抚边疆,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场,每年秋季都举行一次军事色彩浓厚的狩猎活动,史称:"木兰秋狩"。
在清代康熙到嘉庆140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狩105次,在沿途修建了许多行宫,如今围场的森林、草原、古长城已列为国家一级旅游资源,全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在2324平方公里的景区内,漫岗迂回,林木葱郁, 河湖密布,栖息着数以万计的马鹿、狍子、野猪、雉鸡、黑禽鸡、细鳞鱼等禽兽和鱼类,牛羊成群,狍鹿飞驰。森林和草原两种景色相互辉映,异彩纷呈。
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北巡时在包括现今围场县的地方设置了木兰围场。当时围场的总面积有1万多平方公里,周长600多公里。
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偶而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乾隆木兰秋 图》,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围猎的壮观情景。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二十几天。围猎结束以后,以张三营行宫(现隆化县境内)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请蒙古等王公,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
围场一带,气候宜人,水草丰沛,森林茂密,野兽繁多,是一座天然的动物、植物园。塞罕坝是围场的精华部分,蒙古语叫"塞罕达巴罕色钦",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到了清代后期,国势日衰,停止了盛极一时的木兰秋 活动,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这块广阔的皇家猎场禁地全部放围开垦,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整个围场满目荒凉,风沙漫天,野兽断迹。
草原景观:森林公园北、西部被广亵的草原所环抱。绿茵如毡,坦荡无际,风吹草低)牛羊成群。极盯远眺,蓝天、白云与草原、羊群相融相连。间或传来骏马的嘶鸣和牧羊人的音哨,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山景:森林公园自南向北分坝上、坝上两部分。坝下为冀北山地,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处。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奇峰林立,怪石鳞峋。坝上为蒙古高原南麓,中部山势低矮浑圆,丘陵起伏,有如波浪翻滚,西部沙丘绵延,起伏跌宕,雄浑壮美。旅游人不出森林公园,即可领略到山地、高原、丘陵等不同地形地貌的特有风韵。
水景:森林公园东为阴河的发源地,西是吐力根发源地。河道纵横、豌蜒,水流清辙,如玉带缠绕林中,若隐若现。湖淖沼潭星罗棋布,一龙泉、二龙泉、塞外第一泉和玉皇溪等群泉涌溢。隆冬白雪皑皑,千里冰封时节依然泉水汩汩,水流不断,蒸气缭绕,成为森林公园的一大景观。气象景观:每当晴空万里,大高云淡之际,清晨红日自茫茫林海东边浮现,喷薄四射,霞光万道;傍晚日暮西山,残阳如血,溪云初起。雨后初零,云雾镣绕,山峦、树木若隐若现,变幻莫
测,美妙神奇。在不同的季节,还可观赏到雾淤、雪淤、冰花、冰柱等独特的气象景观。
野生动物:万顷林海,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现有野兽、禽类100多种,包括豹、鹿、黄羊、黑琴鸡、天鹅等珍稀动物。林海探幽,啼听百鸟鸣唱之际,三五成群的狍鹿不时从眼前奔突掠过,塞罕坝森林公园在历史上曾是几代玉朝的狩猎名苑。到清代又被辟为皇家猎苑,称“木兰围场”。此外公园还有十二座连营遗址和乌兰布通古战场以及塞北佛石庙等古迹。
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距北京仅350公里﹐从北京或天津来此﹐有公路和铁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